“雙減”政策下,做好教學工作的“加減法”——記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之青年教師基本功訓練①
2021年9月,這是一個特殊而有意義的開學季,“雙減政策”落地、課后服務開啟,作為學校的中堅力量,“四有”好教師青年團隊如何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走在前列,交出讓社會、家長、學生滿意的答卷?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命題,更是一次嶄新的挑戰(zhàn)。我校在開學季就展開了一系列青年教師基本功訓練活動。活動分粉筆字訓練以及教學隨筆撰寫。
粉筆無言寫春秋
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yè)技能,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必備素質之一,粉筆字更是體現(xiàn)教師基本功水平的標尺。教科室組織青年教師們進行粉筆字常規(guī)訓練,邀請學校資深書法老師給出專業(yè)點評。老師們認真書寫,有的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有的自然舒展,運筆秀巧……一份份作品充分展示出老師們的訓練成果。
課堂高效共深耕
四有好教師團隊一貫重視加強智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建設,青年教師為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主動鉆研教材、優(yōu)化教法,加強基本功訓練,積極反思自己的課堂,向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要質量,積極投身“雙減”工作中去。
秦金晶老師:作為一名在職教師,我認為“雙減”政策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讓學生的學習回歸學校,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家長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回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是利好政策。
黃輪老師: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老師,我認為我們的目光不應只盯在“減”字上,更要看到背后的“加"字,以期最終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做理念先行的思想者,做課堂改革的實踐者,做作業(yè)管理的創(chuàng)新者,做全面發(fā)展的促進者。相信,有了這樣的“思”與“行”,我們,終將成為“減負增效”的出色答卷人。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終究對我們作出最公正、最誠懇的閱卷!
張巖松老師:政策的目的在于讓每一個孩子能夠接受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減輕家長的壓力,提升教育質量、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平時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把時間還給孩子,校內高效率完成學科知識的學習,不把練習帶回家。
葉蘇萱老師:這一個月下來,我有了一些淺薄的感悟。今后的高質量教學,對教師個人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我們要深度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所長,讓其為日常的課堂教學助力。同時有計劃、有目標的學習新的技能,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甚至是不同領域的涉及。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不斷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
夏佳娟老師:家長、教師、學生都是改革環(huán)境下的適應者、摸索者。作為教師,努力提升自己,認真對待課堂,真誠關心學生,便是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尊重。關注細節(jié),細致工作,用心思考,定能做好為人師表的每件事。
戴碧薇老師:“雙減”工作的重點在于“減”。對于學生而言,減去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減去學生過多參加校外培訓而增加的額外負擔。對于教師而言,“雙減”工作就像是一個助推器。推動教學往更科學,更高效,更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方向發(fā)展。
施帆老師:作為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教堂”為“學堂”。“雙減”同時想要實現(xiàn)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fā)展,這對我們年輕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我們教師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更新知識,從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
袁靜老師:在“雙減”背景下,我們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組織學生通過使用外語而獲得英語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汲取學科或百科知識,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能力、綜合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
徐銘望老師:“雙減”政策的出臺,讓作為教師的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作為音樂老師,我會做到每節(jié)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
張艷老師:作為體育老師,我看到國家對體育的重視。體育學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強身健體,只有解放學生的身體,讓學生多多的走出教室,來到操場參加體育運動,才能獲得健康。健康體魄是鍛煉出來的,所以保證課時量是必要的。
“讓每位師生都成為創(chuàng)造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人” 是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四有”好教師團隊一直努力奮斗的方向。兩者創(chuàng)設的教育生態(tài)與追求的教育境界不謀而合。我們青年教師團隊將科學把握“雙減”精神,做好教學工作的“加減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