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表演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
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 張妍妍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小學英語教學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教師結(jié)構(gòu)及教學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實際存在著的指導思想與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那種按部就班的教學行為在英語教學中還大量存在。當然,由于英語是學生母語之外的另一門語言,其必須從基本的單詞、短語開始,但如果整個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都將精力花費在這種基礎性的工作上,花在督促學生背誦默寫上,那學生在小學這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的階段是難以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也是難以形成真正的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的。而英語語言應用的能力恰恰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因此,英語教師將教學的視角從細節(jié)轉(zhuǎn)向整體,先考慮學生對英語的整體把握,再研究在教學細節(jié)中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思路??赡苁切W英語教學更有價值的教學取向。筆者本文試以角色表演在語篇教學中的運用為例,談談筆者的觀點。
一、角色表演是語篇教學的重要形式
語篇教學的視角首先集中在學生的整體語言能力上,其關注的重心是傳統(tǒng)的教學重點如單詞的讀法、句型的記憶在語篇中的運用。由于語篇必然帶有整體意義,因此其可以超越單詞或者短語帶來的零碎的意義。比如說一個常見的單詞往往可以有多個含義,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只有將這個單詞放到一個具體的語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含義。這個語境一般就是由語篇來提供的。加上小學英語一般是從三年級開始實施教學(現(xiàn)在也有的地方從一年級開始),因此學生的認知能力尤其是語言學習能力也趨于完善,且隨著從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也必然是從單詞走向句子,再走向短文。如果將語篇的含義稍微擴大一些,那英語句子與短文均可以看作是語篇的范疇。
但這里仍然需要注意的是,語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主要目標,不是讓學生感知到面前出現(xiàn)了英語的大塊頭內(nèi)容,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理解的情境,這是語篇教學的重點。而要讓學生理解語篇所帶有的這種作用與功能,關鍵就是讓學生在語篇學習中要有深刻的體驗。什么叫體驗?著名教育學者、江蘇省教育督學成尚先生曾有這樣的判斷: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心悟之!這其中有兩個關鍵的學生活動:一是學生用“身”去“體”;二是學生用“心”去“驗”。也就是說,只有經(jīng)過了身體與心驗,真正的體驗才能發(fā)生。那么,小學英語的語篇教學中,怎樣才能讓身體與心驗發(fā)生呢?筆者選擇的就是角色表演的方式。
現(xiàn)在的英語教材編寫非常兒童化,以筆者所用的鳳凰譯林版教材為例,其都是通過幾個角色在某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去進行對話,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就可以產(chǎn)生一種親切的感覺。如果在實際教學中能夠讓學生以不同的角色參與到其中,那就可以產(chǎn)生體驗的效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角色表演成為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最容易上手的教學選擇。
二、角色表演推動語篇教學的淺嘗試
盡管容易上手,但并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只要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就會自然產(chǎn)生深刻體驗的過程。真正要想通過角色表演以讓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有一個相對熟練的把握,還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去精心地設計,并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這樣才能讓角色表演變得更加高效。
眾所周知,語篇教學是建立在詞匯教學與句型教學的基礎之上的,其后面一般又銜接著活動板塊的教學,因此具有一定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根據(jù)我們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角色表演一般又不可能放在語篇教學的初始階段進行,因為角色表演講究的是學生對語篇內(nèi)容的較為深層次的理解,這就意味著語篇教學之初,需要學生有初步的理解,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的呈現(xiàn),以讓學生產(chǎn)生一個比較深刻的感知。那這個過程中,角色表演是不是就沒有施展的機會呢?答案并非如此,根據(jù)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給學生提出角色表演的要求,即讓學生帶著“如果讓我去表演其中的某個角色,我該怎樣惟妙惟肖地表演出這個角色呢”的問題,那學生在對語篇進行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就會多一個思考,而這就可以為下一步的角色表演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到了實際的角色表演階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先進行角色選擇,經(jīng)驗表明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過程,也是需要給予學生足夠時間進行思考的過程。在研究之初曾經(jīng)忽視了這一過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指定的角色常常沒有太大的興趣,也不能將角色所應有的內(nèi)容全部表演出來,后來調(diào)整了教學的思路,讓學生去自主選擇角色。這看起來會花費時間,實際上卻是學生深入理解語篇內(nèi)容,尤其是深入理解所喜愛的角色內(nèi)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生成許多教師意想不到的認識,而這樣的認識往往又會在實際表演中體現(xiàn)出來。以5A教材為例,其Unit 4的主要內(nèi)容是萬圣節(jié)晚會的相關內(nèi)容,其中有重點句型Do you like……?及其肯定與否定的回答等。到了Part E/G的語篇教學中,在解決了單詞等工具性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Mike/Helen等角色,去重新加工原語篇中的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些問題作為學生角色表演的支點,以撬動學生的角色表演向更高水平邁進。筆者在研究中設計的問題有這樣的一些:What do Helen and Mike like doing? If you are Mike,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等,這些問題可以有效地打開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以更好的思路去完善自身所扮演的角色。
三、研究思考
在對角色表演在語篇學習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筆者收獲有二:
一是當教師將教學的視角從教師的教轉(zhuǎn)向?qū)W生的學時,便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蘊含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會想方設法將自己所選擇的角色扮演好,也會多方調(diào)動曾經(jīng)學過的英語知識,以求自己在表演的過程中有不俗的表現(xiàn)。而這正是小學生的特點,也是小學生學習的潛力所在,可能肯定地說,如果不是將角色的選擇與表演的機會賦予給學生,學生的這些潛力可能就被埋沒了。
二是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多地要尊重學生語言能力形成的規(guī)律。筆者以為,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多地應當從整體著眼,盡量不要將英語知識劃分為一個個細枝末節(jié),這樣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也不容易讓學生對英語有整體的認知。而在語篇學習中通過角色表演的方法,就可以避免這一不足,而是讓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情境、應用要求有一個直覺的認識,這種認識積累之后就有可能形成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
當然,除此之外也還有其它一些思考,這些思考將伴隨著對本課題的研究逐步深入,以期在角色表演推進語篇學習的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收獲。
發(fā)表于《學苑教育》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