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框架》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jié)構(gòu)。
2、利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原理,指導(dǎo)學生設(shè)計、嘗試設(shè)計和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立體框架。
3、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教學難點: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設(shè)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撐重物的立體框架。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三角形、長方形、立方體的模型等。
學生:三角形、長方形、立方體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出示圖片(建筑工地圖),仔細觀察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機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樣的?再來看幾張圖片(鳥巢結(jié)構(gòu)、過街通道、鐵塔、海洋鉆井平臺),這些圖片上的物體有哪些相同點?(空心的、不密封、中間可透風、像骨架一樣)
2、像這種骨架式的構(gòu)造在建筑學上叫框架結(jié)構(gòu)。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做框架,研究框架結(jié)構(gòu)。師板書課題
二、做三角形和長方形最簡單最基本的框架
1、我們從最簡單的框架做起!它們分別是三角形和長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應(yīng)該沒有問題,做長方形框架時,橡皮筋的纏繞方法有點講究,老師給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師示范纏繞橡皮筋,一邊解說:先把橡皮筋繞成兩圈,再拿兩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繞過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長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頂端,用手按一按,觀察它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
提問:在受力比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適當大小的力,不要用力過大,兩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個小組合作做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再觀察它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一樣?
5、匯報:大家已經(jīng)把三角形和長方形框架做完了,它們在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變形,比較穩(wěn)固;長方形框架不穩(wěn)固,容易變形)
6、為什么用3根 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較穩(wěn)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時是怎樣的?(當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兩邊向外擴張,下面的水平桿就起到拉力的作用,達到 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牽制著,讓它們誰也不能動,不像是四邊形的框架,往下一壓,其他的點全都移動了。(課件出示、幫助學生理解。)
7、那容易變形的四邊形框架你們能想辦法加固嗎?(加斜桿的方法)斜桿怎樣加呢?請小組討論。再按照設(shè)計的方法檢驗檢驗這方法行不行。
8、匯報:已經(jīng)把長方體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組舉手,我們來展示展示:你們是怎樣加的?效果怎樣?
看來,兩種加斜桿的方法都能使容易變形的長方形變堅固了,那斜桿起了怎樣的作用?
9課件播放斜桿“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動作。
10、讓我們再觀察一下,加了斜桿后的長方形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變化?(實際是把長方形變成了2個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wěn)固性,不容易變形。)
11、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頭來觀察一下這些大型框架結(jié)構(gòu)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狀的?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就越穩(wěn)定。)
三、制做正方體框架,加固正方體框架
1、接下來想不想來一個難度高一點的挑戰(zhàn),做一個正方體的框架。
老師已經(jīng)做了一個正方形的框架,介紹一種做框架比較容易的方法。(幻燈出示)
2、這個正方體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樣能知道?(在上面加書)加書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放中間,輕輕放下去)那這個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們來測試測試。
3、看來這個正方體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樣?你們有辦法加固這個正方形框架嗎?(加斜桿)
(1)小組討論: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桿呢?加幾根斜桿?
如果正方體承載的是向下的壓力,
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桿?
(2)我們每組就用4根斜桿加固這個正方形框架,加固后的框架承重能力又是多少?
(3)接下來,請小組合作,制作一個正方形框架,完成后還是用桌上的書來測試它的承重能力。
4、匯報:
5、比較框架雛形承受書本的數(shù)量與加桿后承受的數(shù)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牢固,承受力加大)
三、小結(jié)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誰能說說你的收獲?
2、再次欣賞國家體育場,感受框架結(jié)構(gòu)的雄偉氣魄。
四、板 書設(shè) 計
做 框 架
三角形框架 穩(wěn)定
四邊形框架 易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