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忍耐力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給予一個合理的心理預(yù)期,他們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對于孩子必須要承受的一些痛苦時,大人應(yīng)堅持的幾個原則:
一:大人首先要表現(xiàn)出平靜自若,不要一臉焦慮,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問題很嚴重,放大恐懼感; 二: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們?yōu)槭裁匆@樣,即使聽不懂也要說; 三:對于孩子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實相告,不要夸大也不要縮?。?/span> 四:激發(fā)孩子的勇氣并給孩子退路,不讓他們因為自己的不堅強而感到羞愧,孩子還小面對恐懼害怕時而哭,其實也是一種正常心理; 五:大人們絕對不能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因為這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只是暫時舒緩他們的緊張情緒,而且還有礙于道德教育。
香香有兩次抽血都沒有哭,前一段時間打針的時候特別痛,我們要她先盡量忍,實在忍不住了,想哭就哭吧,但是不能哭得太久,不痛了就不可以哭了。都還可以,盡管她怕痛,坐到打針的地方還是想跑,不過感覺還是不像有些小孩反應(yīng)那么激烈。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面對香香的各種壞習(xí)慣,我們想盡了不少辦法,都不太湊用,就只能多問,向別的家長討經(jīng)驗,向老師討辦法,在老師們的博客里,那篇關(guān)于“孩子任性行為的形成與措施”的文章里講到了如何正確冷靜的對待兒童的任性行為,有五個方法:轉(zhuǎn)移注意力、預(yù)先提示、冷處理、激將法、適當懲罰。
這五個方法中,運用在香香身上最效的是“預(yù)先提示”。這個方法對我們來說太管用了,不論是運用在哪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家長要事先預(yù)料好下個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壞情況”,就在活動開始之前先盡可能把孩子會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給她掐掉。比如有一次帶香香和其它小朋友去公園玩時,因為知道另一個小朋友會看見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要,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又哭又滾,我們就事先給香香說好,她出去只能選擇玩幾種玩具,不能看見什么要買什么,那個小朋友哭鬧,你不可以這樣,我們會帶你好好玩。這樣一來,她都會答應(yīng),而且那個小朋友在沒能滿足要求時真的又哭又鬧,香香都不會鬧。我們還教她去勸小朋友,她都會去。又像參加朋友婚禮之類的,桌子上一般都有小糕點之類的,我們也會事先告訴她,今天去新娘那兒吃飯,可能會有小餅餅,小包子,你不能一個人吃太多,要讓大家都吃,你得吃點菜,吃點飯,然后再去玩氣球。這些都很有效,如果我們沒有事先預(yù)料,沒先給她說好的話,到時候就不好控制了。
其次就是激將法,這一招也不錯,我成功的實踐了幾次。一次香香和幾個好久不見的小朋友一次玩時,大家都唱歌跳舞,她站著不動,就看著別的小朋友,人家叫她一起跳她也不去。后來我就激她,給其它小朋友說“香香不會跳舞,她好久都沒跳了,都忘了,不會了?!闭l知道她真的中計了,馬上反駁說“我會,我會跳舞”,我繼續(xù)激她“你不會了,要不你怎么不去跳呢?你肯定不會了?!彼悬c急了“我會,我會跳。”看情況差不多了,我順勢說“那你跳一個吧。”于是,她要求我給她唱,她就跳了。也許我不該這樣逼她在人前表演,但可以看出這個辦法還是真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