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孩子越長大大越不聽話!之前我還不信邪:孩子小時候乖巧懂事,長大了肯定也不會變太多的。
直到大寶上小學,每天放學回家都一堆鬼主意。有時候說他幾句,他還經常頂嘴,完全不是當初那個聽話的軟糯小男孩了嘛!
為什么孩子大了,反而總愛跟家長頂嘴了呢?
你再說一遍試試?說就說,誰怕誰!
其實,孩子跟大人“唱反調”是很正常的事。但他們不會無緣無故“挑戰(zhàn)”權威,頂嘴肯定事出有因。
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這幾點,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對號入座哦!
1、父母總是言而無信
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所以當我們自己都言而無信的時候,就不要怪孩子生氣、頂嘴!
大寶第一次頂嘴就是因為爸爸答應了去動物園,卻一連失約了3次。當老公第四次說出“下次一定帶你去”,大寶終于爆發(fā)了。
他撅著小嘴,眼睛直直地盯著爸爸:“每次都下次,等你有空,我都老了!”說完,氣呼呼地回了房間,留下我和老公呆呆地站著。
說實話,聽到孩子頂嘴,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氣。但是轉念一想,這能怪孩子嗎?是我們自己有錯在先,孩子還不是一樣原諒了我們2次!
原本許諾的沒有做到,在委屈和氣氛的驅使下,頂嘴也是難免。爸爸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脾氣,可以先向孩子承認錯誤,相信孩子也會體諒父母。
這個時候再跟孩子說頂嘴的問題,他也能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會帶著情緒反抗到底。
2、總愛拿別人跟孩子比
有次課間休息,我假裝若無其事地跟孩子聊天,趁機問到家長怎么看待近期的考試,有沒有批評他。孩子一聽我這么問,立刻就向我大倒苦水——
老師,你是不知道我媽,每天晚飯都要跟我說隔壁姐姐又拿了作文第一名,叔叔家的小表弟在奧數比賽上又得了什么獎……他們總是打擊我,看不到我的好!
所以,你就故意跟他們對著干?
沒有,我就是氣不過,想替自己申辯一下,就…就頂了幾句。我只是想爸爸媽媽不要總是拿我跟別人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老師你說對不對?
那天,我沒有批評孩子。因為我知道孩子只是急了,頂嘴不僅僅是氣爸媽拿自己跟別人比,也是為自己申辯的方式。
父母拿孩子跟別人比肯定是為了激勵他,那么不妨這么跟孩子說“聽說隔壁姐姐作文拿了第一呢,不過媽媽相信你如果努力的話也可以做的的對不對”。
一樣是比較,孩子聽了不會不舒服,反而會因為爸爸媽媽相信自己而發(fā)奮努力,又怎么會跟父母頂嘴呢?
3、總是命令孩子,要求霸道
孩子最討厭的不是父母總是要求自己,而是霸道命令之后,他們卻做不到。要求孩子跟要求自己完全是不同的標準。
要求孩子看電視每次都不許超過一個小時,自己看起肥皂劇來卻一個下午不帶停的;要求孩子每晚9點之前必須睡覺,輪到自己了,麻將一開始,不到半夜不回家……
孩子的年紀小定力差,很容易受到爸媽的影響。因為沒有按爸媽說的做就挨批,一氣之下就會頂嘴:你們自己都做不到,為什么要求我非做不可?
很多家長都認為不需要跟孩子講道理,兒子聽老子,天經地義的事。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霸道要求,粗暴執(zhí)行。
可能孩子能夠理解爸媽是為自己好,但是誰也不喜歡被粗暴對待,何況是自己的爸爸媽媽,頂嘴也是為了表達不滿!
教育孩子除了言傳,還有身教,父母是孩子身邊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爸媽要先給孩子做出表率,至少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公然違反規(guī)矩。
獨木難支,孤掌難鳴。
可見,孩子頂嘴并不是單方面的原因,根源還在于父母。想要解決問題,還需要爸爸媽媽們多注意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讓孩子“有口難言”,只能頂嘴了!
除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遇到孩子頂嘴,家長還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引導孩子——
主動了解孩子的意圖:多問問他“發(fā)生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提醒孩子注意說話方式:把“你再頂嘴試試”換成“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你能換種方式跟爸爸媽媽說嗎”
允許孩子為自己說話:即使知道孩子錯了,也允許他說完,再引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頂嘴不是難以原諒的過錯,但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孩子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不是單純的禮貌和尊重的問題了,還會影響他日后的人際交往。
但教育跟治水一樣,宜疏不宜堵。作為家長,不能一味用身份來壓制孩子,迫使他們“聽話”。
最可行的應該是,了解頂嘴背后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積極引導孩子,才能收獲最好的效果!
本文摘自網絡好家長100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71b2750102wtbk.html
圖片來源:網絡搜索,如涉及版權,請及時告知